卟啉(Porphyrin)又稱紫質,是由四個吡咯(Pyrrole)聚合而成的含氮雜環,含有四個向內的氮原子,其可以與金屬元素配位,形成金屬錯合物。卟啉是自然界中相當重要的環狀分子之一,這樣的金屬錯合物可以協助生物體進行信號傳送或物質運輸,例如植物中的葉綠素及人體中的血紅素。因此,科學家們開始對卟啉結構進行修飾,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含氮雜環,例如以四個吲哚(Indole)或四個吡啶(Pyridine)組合而成的分子環,其目的是探索這類分子的功能及應用,科學家們也稱這類分子為「N4大環家族」。但是長久以來,就是沒有科學家合成出以喹啉(Quinoline)為主的環狀分子。直到2019年,以三個喹啉聚合而成的環狀分子才被合成出來,其被稱作為TriQuinoline(TQ),其具有強質子親和力,也能夠與DNA進行反應。科學家說明,TQs能有這樣的反應性可能是因為喹啉單元使整個結構的剛性增加。但這只是N3的環狀分子,有沒有可能合成出以喹啉為單元的N4環狀分子呢?
近日,日本東京的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功合成出以喹啉為單元的N4環狀分子(TEtraQuinoline, TEQ),並研究其應用性。TEQ的結構性質與其他類型的N4環狀分子不同,TEQ的結構為馬鞍狀的三維結構,其中的四個氮原子並不在同個平面上,而其他類型的N4環狀分子的四個氮是落在同一平面上的。儘管結構扭曲,TEQ還是能夠與鈉、鉀、鎂、鈣陽離子及一系列的過度金屬陽離子進行配位(Fe2+、Co2+、Ni2+、Cu2+、Zn2+和Pd2+)。在應用上,研究人員發現TEQ在質子化或與鋅離子結合時會放出強烈的天藍色螢光,這項發現可應用於有選擇性的鋅探針及精確的pH計。除此之外,TEQ與鐵離子配位的錯合物可作為脫氫反應(Dehydrogenation)及加氧反應(Oxygenation)的催化劑,其催化量可低至0.1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