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化銅催化碳氫鍵轉化:可程式化交流電

電化學合成法,特別是直流電(DC)電合成,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於化學工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應用範圍涵蓋了多種工業製程,例如水分解。然而,直流電電合成的局限性在於只能調節電流 (I) 或電壓 (U);而交流電(AC)電合成則以其極性反轉和週期性波動的特性,為化學反應提供了更精密的調控能力。交流電電合成具備多項可調整參數,例如頻率 (f)、佔空比 (D,一個脈衝循環內,通電時間相對於總時間所佔的比例) 和波形函數,能更精確地調節反應過程。儘管交流電在電力傳輸和分配方面取得了主導地位,但其在電合成領域的應用仍處於發展階段。近年來,交流電合成在合成化學領域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例如,研究者利用正弦波交變電流來改善活性物質(active species)傳輸的限制,並利用方波來調控有機反應中氧化和還原的強度。然而,交流電合成的參數組合繁多且複雜,現有的設備和應用仍然受限於有限的波形選擇,所以目前主要依賴於正弦波和方波。為了充分發揮交流電合成的潛力,開發新的電合成方案,善用交流電的多樣化波形,將是大幅改善傳統電合成方法的關鍵。

 

近日,中國武漢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稱為「可程式化交流電(pAC,programmed AC)」的電合成方法,其特點在於可以系統地調整電流、頻率和佔空比,產生多樣化的波形,並可以透過無線網路,利用電腦或手機進行遠端控制。研究人員以銅催化的碳-氫鍵轉化反應(C-H bond transformation)作為範例,探討了pAC在該反應中的影響。研究發現,與傳統直流電或化學氧化劑相比,pAC可以更有效地調節銅催化劑在Cu0和CuII錯合物之間的動態平衡,並透過微調波形參數,調控CuII鍵結的碳中心自由基([CuII-R]•)和CuII物種(CuII-R)之間的活性,進而提升反應活性和選擇性。實驗結果顯示,針對不同的反應途徑,例如C(sp3 )-H炔化,pAC可藉由調整電流方向、佔空比和電極材料等參數,優化銅在反應過程中的氧化還原特性,進而顯著提高產率(pAC:28-76%;DC:trace-13%;Oxi.:n.d.-17%)。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透過EPR技術,觀察到不同波形下CuII物種的變化,更證實了pAC在調控反應途徑的優勢。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成果為過渡金屬催化的有機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也展現了pAC在化學合成領域的應用潛力。

我要留言
* 顯示名稱:
* E-mail: ※發佈留言必填的E-mail不會公開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