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元素

國立嘉義大學 應用化學系 和 高雄醫學大學 醫藥暨應用化學系
蘇  明  德  教  授

(
文章內容版權為蘇明德教授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midesu@mail.ncyu.edu.tw)
 

「硫」的英文稱為「Sulfur」,這個英文字事實上是〝德國-斯堪地那維亞〞(German-Scandinavian)一帶對「硫」的稱呼用語,原文是〝緩慢燃燒〞的意思。「硫」的古英語名「Brimstone」,意思就是〝燃燒的石頭〞。英文有個片語叫〝fire and brimstone〞(火和硫),至今仍常被引用為〝火冒三丈〞之意(但也被引申為〝詛咒和責罵別人〞或〝地獄裡的磨難〞)。

另外又有一說,「Sulfur」是源自拉丁字「Sulpur」。也有人認為「Sulfur」是出自於印度梵文「Sulveri」,原意是〝銅的敵人〞。會有這樣的說法,大概是因為很早期的化學家(也就是煉丹、點金的術士)誤認為〝金屬〞是由「硫」和〝水銀〞製成的。只是「硫」越多的話,該〝金屬〞的金屬屬性越少。  

「硫」是個活潑的非金屬元素,也是人類最早知道並加以應用的元素之一。在1776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1743-1 794)首先確定了「硫」的不可分割性,認為「硫」是一種元素。由於在自然界裏可以用單一性質的狀態(簡稱「單質態硫」)存在,因此人類在遠古時代就知道「硫」的存在,且應用「硫」的歷史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了,就目前來看,「硫」在新用途

我要留言
* 顯示名稱:
* E-mail: ※發佈留言必填的E-mail不會公開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