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n Chen, Hirotsugu Hiramatsu, Shuichi Toyouchi, Teruki Sugiyama
Angew. Chem. Int. Ed. 2025, e202501827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杉山輝樹教授
蛋白質結晶化是結構生物學的關鍵技術,然因蛋白質之複雜動態行為與成核現象之隨機性,時常面臨諸多挑戰。本研究提出一種創新的光學操控策略,旨在精確控制蛋白質結晶過程,並深入探討雷射偏振效應於作用之影響,此為既往研究中相對較少關注之面向。本研究選用雞蛋白溶菌酶(HEWL)作為模型蛋白,並構建一套客製化之光學捕獲系統,利用聚焦之 1064 nm 連續波近紅外雷射,以操縱 HEWL之結晶過程。透過光學捕獲技術,蛋白質於焦點區域內達成局部濃縮,進而形成蛋白質聚集體。即時螢光光譜與拉曼光譜監測結果顯示,該聚集體雖對初始成核事件構成限制,並抑制分子之自由運動,然同時亦於焦點周圍誘導高濃度區域(HCD)之形成。利用共軛焦螢光顯微鏡,此研究得以進一步表徵 HCD 之空間分佈;另透過螢光各向異性測定與偏振拉曼光譜分析,則可直接探討 HCD 內部之分子排列的異向性。研究結果顯示,HCD 內部分子之排列高度關聯於捕獲雷射之偏振狀態:線偏振光可產生高度有序之 HCD,並顯著加速雷射關閉後之 HEWL 結晶;相對而言,圓偏振光所誘導之HCD 則較為無序,對結晶作用之影響亦相對較小。本研究證實,雷射偏振效應可顯著調控 HEWL 於光學捕獲中之超分子組織化現象,進而影響結晶成核與生長行為。此等發現為光學操控技術於蛋白質結晶領域之應用,提供嶄新之視角,並為優化結晶條件、加速結構生物學研究、以及精準設計治療性蛋白質、擘劃嶄新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