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是化學工業中的重要原料,常用於製造塑料、溶劑和許多日常用品,其每年的需求量非常巨大。目前工業上生產丙烯的方法,主要是加熱石油產品,但這種方法相當耗能且產率低(僅約15%),還會產生大量無用的副產物。相比之下,直接將丙烷轉化成丙烯,是一種更為理想的方法,因為利用該法而得到的丙烯產率更高。由於丙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來隨著新開採技術的發展,天然氣的供應增加導致價格下降,這使得利用丙烷生產丙烯的成本大幅降低,不僅在經濟上更具競爭力,還能減少化工業對石油資源的依賴。然而,這種直接轉化的方法有個缺點,那就是需要在極高的溫度(500℃以上)下進行,這導致催化劑表面容易積聚碳沉積物或損壞,進而降低反應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正在努力開發新技術。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新的將丙烷轉化成丙烯的催化反應,且反應效率比以往還要高。他們成功製備了一種銅和鉑的混合金屬催化劑,也就是將鉑原子以單個原子的形式分散在銅中(稱為CuPtSA,銅鉑比例為246:1)。實驗結果顯示,CuPtSA在585奈米波長光照下的丙烷轉化速率,比相同溫度下無光照時提高了4.5倍。進一步研究顯示,光照會使CuPtSA催化劑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從99 kJ/mol降至68 kJ/mol。研究團隊還透過同位素實驗證實,這一效應主要作用於丙烷碳-氫鍵的斷裂過程:當光照射到催化劑時,部分光能會激發銅材料中的電子並產生電洞,而電洞在鉑原子周圍特別穩定,可以更有效地拉扯丙烷分子中的電子,從而使丙烷中的碳-氫鍵更容易被打斷。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為設計新型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方向,且有望大幅降低生產丙烯的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