鈧元素

國立嘉義大學 應用化學系 和 高雄醫學大學 醫藥暨應用化學系
蘇  明  德  教  授

(
文章內容版權為蘇明德教授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midesu@mail.ncyu.edu.tw)
 

「鈧」(音唸ㄎㄤˋ,Scandium)的化學符號是Sc,原子序是21。「鈧」本身是一種柔軟、銀白色的〝過渡性金屬〞,位於化學元素週期表的IIIB族。

「鈧」在地球上算是儲存量稀少的元素,開採量也很少,據估計在地殼中的含量僅約為0.0025%,相當於每一公噸的土壤裏只含25公克的「鈧」。有趣的是,「鈧」卻在太陽和其它一些星球上含量頗高。而「鈧」的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烏克蘭等。

早在「鈧」元素真正被發現的十年前,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y Ivanovich Mendeleyev, 1834-1907)在1869年發表的第一版化學元素週期表中,就注意到元素性質在〝鈣〞(Ca)和〝鈦〞(Ti)之間有一個空隙,於是預言應該還有一個未被發現且性質介於這二元素之間的未知元素。門捷列夫把這一未知元素暫時命名為〝似硼〞(Eka-Boron),暫取名字為「Eb」,並預測出這個元素的一些物理和化學性質。不過這個預言就像放在漂流瓶中的信箋一樣,暫時被學術的汪洋大海淹沒了。

門捷列夫的預言在當時沒有得到人們的注意,直到在19世紀晚期,世人對〝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的研究開始成為一股熱潮。附帶一提的是,所謂〝稀土元素〞並不是說這些元素真的很稀少,而是因為它們很難從地球土壤中提煉出來,且彼此間也很難分離開來,因此稱為〝稀土元素〞。化學元素週期表所指的〝稀土元素〞總共有17個之多。

我要留言
* 顯示名稱:
* E-mail: ※發佈留言必填的E-mail不會公開
留言內容: